学生思维,群众思维,政府思维和规范语言

生思维,群众思维简单的说就是只会非黑即白的感性认识问题,对我有什么好处,还是坏处,或是无关,而不会去考虑如果是我,这件事我怎么办。

我们看一道面试真题

 

国家建立了环保清单,减少工作流程和内容,对于环保达标的企业,可以不用总去检查;对于贯彻较好的企业,在污染时候可以不停产。对此,你怎么看?

 

在日常生活中,看法可能是很好,挺好的,或者是监管松了会不会有问题,政府怎么这么搞,算了,反正不归我管,我说了也不算,该干嘛干嘛去。

但是作为公务员选拔考试,就需要站在经济社会管理者的角度,而不是被动的政策、服务的接受者角度,去考虑问题。政策为什么这样制定,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,可以依据的资源是什么,主客观条件是否成熟,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,会不会有漏洞,该怎么办。如果是我,怎么使用可以调动的资源,来把事情做到最好。也就是需要实现从学生思维、群众思维向政府思维的转变,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
我们来看这个关于环保的问题。企业会不会自觉的保证不污染环境呢?很明显不是,都这样还谈什么环保呢。这就需要监管,看着企业,不让它干坏事。二十四小时派人在生产线上盯着吗?哪来那么多人啊,谁发工资啊,企业也不用生产了。OK,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,但是我们吃什么,穿什么,用什么呀。

那怎么办啊?这就是公务员,经济社会管理者要做的。需要监管,人不够,还要发工资,也就是监管的资源是有限的。监管与被监管一定是矛盾的,肯定要消耗资源,也影响产品生产。怎么减少资源需求呢?减小监管和被监管的对立,如果能互相相信,那就更好了。相信企业,企业会不会偷奸耍滑?不要忘了马克思老师的教导,资本在高额利润激励下会怎么做。所以,听话,配合,柔性执法,偷奸耍滑,严惩不贷。

这样来回答行不行呢?不行。这是分析、思考的过程,语言太随意,不规范,带有感情,带有情绪,逻辑层次也不够清晰。需要使用规范语言,层次也要完善,清晰。有态度,有观点,有对策,但不要有感情和情绪。情怀,理念,体现于对策,实现于解决问题,而不是情绪化。

参考解答

建立环保清单,优化执法方式,体现了分类监管,信用监管,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的管理理念,既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,实现有限的监管资源效率最大化,也有助于减少对企业的影响,降低社会生产成本。

减少工作流程和内容,既可以减少监管部门不必要的工作量,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重点监管上,提高行政效率,也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,能够更好的进行生产经营。

对企业进行分类,污染轻、风险低、守法意识强的企业少去或者不去,污染重、风险高、守法意识弱的企业多去,能够将有限的执法资源集中于主观恶意排污、违法犯罪的企业。对环保达标,环保贯彻较好的企业,给予柔性执法空间,有助于鼓励企业主动守法,增加监管主体和监管对象的互相支持、互相信任,形成守法与执法的良性互动。

当然简化流程不是简化监管,优化监管不是放任不管。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资本逐利的本质,要强化防范道德风险。可以通过技术手段,建立现场污染指标在线监测系统,实现污染的实时监控。同时要加大对失信,特别是恶意污染的惩处力度。